项目文章

2018-蛋白质组学在蓝藻水华引起濒危鱼类胎心衰竭的分子机制研究-云南大学-Aquatic Toxicology(IF:3.88)

Cyanobacteria blooms induce embryonic heart failure in an endangered fish species.
Zi, J., Pan, X., MacIsaac, H. J., Yang, J., Xu, R., Chen, S., & Chang, X.
Aquatic Toxicology, 2018, 194: 78-85.

蓝藻水华驱使全球富营养化湖泊的水质和水生生态系统恶化,这主要是由于其有害的次生代谢产物。然而,鱼暴露于这些蓝细菌化学物质的反应仍然很大程度上未知。本研究采用了中国滇池的一种濒临灭绝的鱼类(Sinocyclocheilus grahami)来评估优势蓝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产生的无细胞分泌物(MaE)对胚胎发育的风险以及负责的分子机制。 MaE(培养3d)导致受精率(35.4%)和孵化率(15.5%)降低,死亡率(≤90.0%)和畸形率(27.6%)增加,通常伴有心力衰竭。蛋白质组学分析显示,两种最大变化的蛋白质-蛋白质S100A1(与对照相比,表达量高26倍)和肌球蛋白轻链(表达量低25倍)-与心脏功能密切相关。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心力衰竭是由于钙离子失衡和心脏结构畸形引起的。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来自蓝细菌的有害次生代谢产物可能会对这种濒临灭绝的鱼的胚胎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并可能导致其在滇池的消失和恢复失败。蓝细菌释放的物质的危险后果应引起管理人员的关注,他们要设法解决这种湖泊和其他受灾物种在受影响湖泊中的恢复问题。

⇒原文解读

论文涉及维基服务产品: iTRAQ标记定量 

下载中心
分享收藏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