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文章

2019-云南野生稻对褐飞虱特异抗性的iTRAQ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云南中医药大学-BMC Plant Biology(IF 3.93)

Proteomic analysis of the rice (Oryza officinalis) provides clues on molecular tagging of proteins for brown planthopper resistance
Xiaoyun Zhang, Fuyou Yin, Suqin Xiao, Chunmiao Jiang, Tengqiong Yu, Ling Chen, Xue Ke, Qiaofang Zhong, Zaiquan Cheng and Weijiao Li
BMC Plant Biology 201919:30

背景:在各种害虫中,褐飞虱(BPH)是破坏稻米的主要的破坏性害虫。了解BPH耐药机制是有效控制BPH的关键步骤。本研究调查了BPH与三种水稻品种的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组学:第一种对BPH的抗性(PR),第二种易感性(PS)和两者之间的第三种杂种(HR),以便了解水稻对BPH的抗性机理。

结果:使用iTRAQ蛋白质组学从这三个水稻品种中鉴定出4900多种蛋白质。 BPH侵染后,分别从PR,PS和HR中检测到总共414、425和470个差异表达蛋白(DEP)。鉴定出的DEP主要集中在与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碳代谢以及乙醛酸和二羧酸酯代谢有关的类别中。 BPH侵染后,两组分应答调节蛋白(ORR22)可能参与早期信号转导。对于抗性水稻品种(PR),有6个DEP,即两个脂氧化酶(LOX),一个脂酶,两个消化蛋白(DIR)和一个Ent-cassa-12,15-二烯合酶(OsDTC1)与可遗传耐BPH。热激蛋白(HSP20)可能参与了对BPH侵染的生理反应,使其成为水稻标记辅助选择(MAS)的潜在目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显示了八个基因,这些基因编码参与BPH抗性的各种代谢蛋白。在谷物发育过程中,这些基因的表达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变化。

结论:本研究提供了在BPH侵染过程中兼容和不兼容相互作用下关键蛋白质的全面详细信息,这将有助于进一步研究水稻对BPH的抗性的分子基础,以及对BPH抗性水稻品种的选育。

 ⇒原文解读

论文涉及维基服务产品: iTRAQ标记定量 

下载中心
分享收藏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