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文章
2017-黑稻叶片花色苷合成途径的蛋白质组学分析-福建农林大学-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IF:3.23)
Proteomic analysis reveals coordinated regulation of anthocyanin biosynthesis through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sugar metabolism in black rice leaf.
Chen L, Huang Y, Xu M, et 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2017, 18(12): 2722.
黑米(Oryza sativa L.)由于果皮中花青素含量高,被认为是健康食品。黑米籽粒中花色苷的合成途径已经确定,但是,在籽粒发育过程中叶片的蛋白质组学特征仍然不清楚。在这里,进行了等压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MS / MS,以鉴定黑米在发育过程中叶片蛋白质组的统计学显着变化。在三个连续的发育阶段中,共检测到3562种蛋白质,开花后3-10天(DAF)差异表达了24种功能性蛋白质。已知检测到的蛋白质与各种生物过程有关,其中大多数蛋白质与基因表达调节(33.3%),信号转导(16.7%)和发育调节以及激素样蛋白(12.5%)有关。协调的变化与黑米粒发育过程中在叶片中起主导作用的调节蛋白的变化一致。这表明在黑米粒发育过程中,叶与粒之间的信号转导可能在花色苷的生物合成和积累中起重要作用。另外,四个已鉴定的与淀粉代谢有关的上调蛋白质表明,淀粉合成所需的营养素迁移在谷物花色苷生物合成中具有潜在作用。通过定量实时PCR验证了八个选定蛋白的mRNA转录。我们的研究结果探索了蛋白质在花色苷生物合成中叶与谷之间协调的蛋白质组学,这可能受黑米叶片中信号传导和糖代谢的调控。
论文涉及维基服务产品: iTRAQ标记定量